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自少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入仕,他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他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并兼任兵部尚书。他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最终成为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被称为“三杨”。
他以“学行”见长,对待公事极为谨慎,不论是对皇帝还是对亲友,都不轻易提及公务。此外,他还曾多次上书劝阻皇帝的错误决策,比如反对减免岁供而增加征收枣八十万斤的决定,以及反对使用乐队在元旦之际,这些都显示了他的清廉和忠诚。
在政治上,他始终坚持正义,不畏权势。在一次事件中,当时有大臣建议用乐队庆祝元旦,而他与黄淮共同上疏反对,但最终未能改变皇帝的决定。当时有人诽谤他,但他仍然坚持原则,不屈不挠。
此外,在处理官员问题方面,他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判断力和责任感。在一次事件中,当时御史舒仲成被指控犯错,而他却主张宽恕舒仲成,并引用历史上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最终使得舒仲成得以免罪。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受到尊敬,并被赋予更高的地位。他参与了多个重要历史文献的编纂工作,如《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并担任这些项目中的总裁官。
然而,由于家庭原因,一场关于家族成员杀人案件导致他的退休。他在家乡度过晚年的生活,最终于1444年去世,以致仕归隐告终,其遗体被赠予左柱国、太师之职,并追封其为“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