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的怪事中遇见了徐光启,他与十字围的小站稻之间隐藏着一个谜题。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屯田种植奠定了小站稻的基础,而早在宋、辽对峙时期,何承矩就提出了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的想法。随后,元代继续了这一做法。
到了明代,这些措施得到了更大发展。在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功臣亲兵和大量移民到津南开荒种植水稻。弘治元年,丘浚进一步提议,在华北滨海平原实施水利工程,将斥卤化为良田。而万历二十五年的春天,当时户部奏请天津巡抚万世德进行了一项名为“天津开田”的政策:将沿海荒地开发成良田,并给予印照以鼓励民众耕作。
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期间,他注意到葛沽、白塘口等地的大量荒土,并认为这些地方可以通过引入河水来灌溉,使之成为肥沃的农业土地。他于万历二十八年开始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有2000亩是水田,每亩最高收获四五石。此后,该技术被陆续应用于整个津南地区。
所用的耕作方法称为“十字围”,其特点是三面开渠,与河水通流,以防止洪涝,同时利用海河的一日两潮进行灌溉和排放尾水,从而降低土壤盐分。这一方法适用于低洼或地表水丰富的地方。清代诗人华长卿曾写下《十字围》诗赞美此技艺:“河水澄清红稻肥,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
当时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因修订历书,被朝臣批评,因此他选择托病前往天津。在那里,他先后四次参与屯田活动,对开垦、 水利和荒政方面都有深刻洞察并总结于《农政全书》中。他发现许多土地虽然贫瘠,但仍然可用于种植,而且利用江南式围堰耕作可以有效防洪。此外,他还采用倒茬轮作制度,即棉花与粮食轮换,这样既节约用水,又能提高产量并改善土壤质量。
徐光启不仅关注农业,还研究如何改造盐碱土以及施肥问题。他分析近海区域重碱性较高初期不宜种植稻,因为洗去盐分不足。在他的努力下,最终成功将江南来的优质稻米引入北方,并且推广了一套综合性的农业管理体系。
随着战乱不断爆发,大量难民进入京城,再次掀起屯田热潮。当时御史张慎言提出恢复天津屯田计划,并推荐卢观象负责这项工作。他总结出五种不同的开垦方式:官员自己耕种;佃农自愿但依赖官方提供工具;普通百姓自行开发;军队参与耕作;以及官军团体共同经营。此外还有董应举上奏朝廷支持这个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那段历史背景下,那些关于徐光启与十字围的小站稻的故事,是如何揭示出一个时代巨大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生活条件改善的无尽追求。不过,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充满神秘感的问题——为什么明朝会出现那么多奇异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