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日本陷入南北朝时期,割据的诸侯为了争夺权力而战。战败的封建主转变了与中国友好的态度,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在中国沿海地区烧杀抢掠,被称为“倭寇”。这场灾难始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足利尊氏废黜后醍醐天皇自任征夷大将军,在京都设立幕府。后醍醐天皇逃往吉野建立“南朝”,与京都的“北朝”对峙。
朱元璋统治期间,对此问题无效地派遣使者到日本,而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统一日本后,这些失败的南朝势力退守海岛,不断侵扰中国沿海地区。明初修筑十多座防御工事抵抗倭寇,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个时候,足利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开始积极剿捕倭寇,以恢复中日正常贸易关系。
然而,到了嘉靖时期,由于中日官方贸易完全中断,加上一些不顾“海禁”命令的官僚和富豪指使通匠破坏正常贸易,因此倭寇再次猖獗起来,他们与部分中国海盗及官僚狼狈为奸,大肆侵扰闽、浙沿海地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名叫戚继光的人物崛起,他是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因其英勇善战被人们称赞。他曾先后担任浙江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参将,并对新招募的一支由义乌农民和矿工组成的三四千名新军进行严格训练,使他们成为有效抵御江浙倭寇侵略的手段之一。
戚继光创造了一种特殊的阵型——鸳鸯阵。这一种阵由十一名士兵组成,其中队长负责指挥作战,而其他十名士兵每五名排成一个纵队站在队长两边,每个士兵手持不同的武器,如盾牌、标枪、狼筅等,以提高战斗效果。此外,还有短刀手负责从侧翼保护长矛兵,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攻防能力。
嘉靖四十年,当约有一万名倭寇突袭浙江台州时,戚继光率领部队迎敌并取得胜利。此后,他又连续击败了几股来犯之敌,最终消灭了福建境内的大部分倭寇残余。通过他的努力,最终解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大规模倭患,为国家带来了安宁。
随着时间推移,“海禁”政策引发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有远见卓识的人们建议放宽或取消该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在隆庆年间,此建议得到了落实,并且这种开放性政策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为社会稳定提供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