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艺术馆举办的“繁华都市─辽宁省博物馆藏画展”中,观众有幸欣赏到了明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描绘了苏州城乡的繁华景象。袁宏道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他以独特的个性和非凡的情感表达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山水游记不仅写得精彩,更是他尺牍中的瑰宝。
袁宏道的人生选择与他对官职缺乏热情相符。他虽然曾经成为进士,并担任过县令,但很快就辞去官职,投入到游历山水和书写之中。然而,当他的兄长向他提出要回到京城做官时,他不得不放下游憩的心境,前往京城履行职责。在京城工作几年后,他再次感到被束缚,便返回湖北老家隐居生活。
在其仕途中,袁宏道并未因功成身退而满足,而是因为对官场生活失去了热情。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表达:“我已经来到了吴中的地方。在这里若能得到这样的机会,那么五湖之间便有长江流淌,洞庭湖也如君王一般广阔。而酒肴自然会有人主持茶宴,也总有知己。”这是他对于吴中的美丽风光充满向往的表示,同时也是对自己仕途所面临困扰的心声。
接下来,是关于他作为县令所遭受苦恼的情况:“我现在作为一位县令,其实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作奴,候过客则妓人治钱谷则仓老人谕百姓则保山婆。一日之间,百寒百暖乍阴乍阳人间恶趣,让一身尽尝矣。这世上的苦难真是让人心疼!”(《与丘长孺》)这段文字反映出 袁宏道对于官场生活无比厌倦,以及其敏锐地捕捉到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些真实情况。
除了这些,还有一封给杨安福知县的尺牍中提到了:在一次宴会上见识到一些高雅气息,但仍然觉得心里有些郁结,这种感觉至今依旧存在。(《与杨安福》)此外还有给沈博士的一封信里说:“人的情感就像飘浮于空中的影子一样迷茫;旅途者如同蚊虫般聚集;而那些权贵尊贵却像阎罗王一样令人害怕。”(《与沈博士》)
作为一个文人的袁宏道,对于官方礼仪和等级制度都感到厌烦。在多封给朋友们的手稿中,他反复强调自己的立场:一个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不必为了社会规范而改变自己。此外,“乌纱掷于优人”,即把帽子扔给戏曲演员用做道具,或许更能体现出一种自由自在地远离尘世的声音。(《与聂化南》)
最终,在另一封尺牍里袁宏道表达了自己想要摆脱俗世、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愿:“走出铁网铜枷,从刀山剑树跳入清凉佛地,我将永远享受这种快乐无法言喻!无法言喻!我准备戴着青色帽子,用牛尾巴玩耍,将来只想做一个悠闲自得、不受拘束的人。”(《给聂化南》)
通过这些尺牍,我们可以看到袁宏道是一个非常率直且忠实于自身本真的人,他拒绝将自己的才华用于迎合或装饰,而是在非正式环境下展现真正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