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朝的创立之谜中,徐光启的小站稻田展现了农政全书中的智慧与实践。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屯田种植奠定了小站稻的基础。早在宋、辽对峙时期,何承矩就提出了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的计划,这个计划得到了宋太宗的支持,并被实施。在元代,这种做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代则实现了更大规模的屯田。
万历年间,由于天津沿海平原的地理优势和人力资源的大量投入,小站稻开始蓬勃发展。汪应蛟作为天津海防巡抚,他不仅推动了军垦民种,还采用江南围田耕作方法,并将其命名为“十字围”。这种方法适用于低洼或水分丰富的地方,以减少土壤盐分并提高农业产量。
徐光启作为杰出的科学家,他不仅关注水利措施和种植技术,而且深入研究改造盐渍土。他分析近海重碱之地初开时不宜稻,因为洗碱不足。但是通过他的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了南稻北移。这对于京师和辽东战场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再度出现了屯田热潮。
后来,卢观象等人继续开垦荒地并且总结出五种开种方法,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耕作。此外,董应举也上奏朝廷关于如何有效利用流民进行屯垦,并最终获准管理天津至山海关的屯务。他通过购买民田并仿效汪应蛟之法,在津南地区围田种植,使得所获“积谷无算”。
此外,还有左光斗委托卢观象试办“屯学”,既能为国增谷,又能为士子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自己耕作,每亩收租后获得奖励。此举大受欢迎,“向之一望青草,现在满目黄云”,成果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