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跃进:明朝海禁长达200年,是中国落后世界潮流的关键因素。自明初,海禁制度被广泛实施,并在明末再次强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推行海禁的时期。这种长期而全面的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且严重的影响,为中国走向自满和落后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不仅放弃了宋元时期对商业活动相对宽容的态度,还实行了一系列旨在抑制商业发展和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如严格的户籍管理。此外,他将周边国家列为“不征之国”,禁止无谓地侵略,以免耗费国力。这一思想指导下的“片甲不得下海”的命令,实际上切断了沿岸居民生计,从而导致违法出海现象频发。
面对这些问题,朱元璋不断颁布更为严格的海禁令,每隔几年就会重新发布,这种做法见于《明实录》和《国权》中的记载。在这期间,私自出海的人们往往只能选择走极端路线,如沦为盗匪。而当时虽然每年都有大量金银财宝用于购买与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但利玛窦所观察到的情况表明,这些朝贡实际上是由明朝支付给其他国家,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外国来华朝贡。
由于长时间内闭关锁国,加上缺乏有效交流与学习西方文化技术的情况,使得中国开始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相比之下,当时西方已经展开新航路探险、殖民扩张,并开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却仍然停留在农耕文明阶段,只有苏杭等少数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重农抑商及海禁等政策无法得到充分释放。
综上所述,尽管历史可以随心观赏,但对于理解过去并从中汲取智慧,我们必须认真分析那些曾经阻碍我们前进步伐的事物,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我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