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乘坐列车穿梭于北京站时,我们总能从窗外的城墙上瞥见那座壮丽的曲尺形箭楼,这就是北京内外城八个角楼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内城东南角楼。如果在一百多年前,登上这座角楼向外望去,可以看到宽阔的护城河和通惠河,以及繁忙的东便门漕运码头,那里曾是整个北京城市水系出口的地方。向内望去,也是水,一条弯曲的小河将几个清澈的“泡子”串联起来,如同一条翡翠项链,北京人称之为“泡子河”。
说起角楼,人们总会想起故宫城墙那四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它们结构奇异、和谐美观,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代表作之一。其实,在明清时代的北京内、外城角,还有八座不同风格的角楼,它们不仅有装饰作用,还驻扎着军队,以备随时防御来犯之敌,因此都被设计成为箭楼。
其中尤以紫禁城正面的内城西南、东南两个角楼,为规模最大。大通桥畔曾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漕运码头。这两张照片拍摄于大通桥畔,即东便门外漕运码头,由德国摄影师查尔德拍摄,大约是在1875到1878年间。那里的漕船北上,或走海路,或走运河,最终抵达通州张家湾。在元、明两代和清前期,这些水道成了首都生命线。
这些照片展现了一幅北国水乡美丽画卷,如果不是画中间出现了内城东南角樓与巍峨的大 北京 城墙,我们还以为是在苏州水乡呢。漕运是元、明、清三代最重要官办经济活动,也是将富庶南方田赋集中到首都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古代,水运是最低成本效率最高的人力物流方式。
光绪二十六年后,大量漕粮改用机动船和铁路列车输送,从此跨越五百年的 漕 运逐渐淡出历史。大通桥附近也是元明清三朝城市水网枢纽,它连接了许多小溪流汇入广大的护城河系统。而今天,只剩下一个孤独的地标——那座保留至今的大宁寺遗址,这些都是对过去生活的一个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