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衙门前那座鼓最初并非用来鸣冤申诉,而是作为县太爷下班的信号,类似于现代的下班铃。直到明清时期,这只鼓才被用于紧急情况下百姓无法及时写诉状时的求助。然而,在那个没有检察制度的时代,官员如何审理案件?老百姓又是如何打官司呢?在当时,没有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公安机关进行监督。
对于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监督等职权。在没有检察制度的情况下,官员是怎样审理案件呢?
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击鼓鸣冤的情节,但事实上,这种情景并不总是如此。在古代,当百姓有重大冤情需要申诉,他们会通过正常程序递交诉状,“击鼓鸣冤”也被称为登闻鼓。如果他们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得到解决,他们可能会寻求更高层次或权贵人的帮助。
在清朝,有规定只能使用击鼓鸼不许拦车诉冤。咸丰年间,一位皇帝从西陵回京,有一位妇女希望减免粮租,便拦驾呈诉。但因为兵丁阻挡引发冲突,她们拿起石头打了兵丁,最终她以“妇女犯殴差哄堂罪”被发配边疆。
媳妇告公婆不是想告就能告。在古时候报案叫做“告发”、“告状”。但对女性来说,其诉讼权受到一定限制。她们必须有宗族人士陪同参与。而且,如果她们要告自己的长辈,比如媳妇要告公婆,那还得有宗族人士陪同参与。这就是封建社会对卑幼(指年轻和低级别的人)的限制,以维护尊卑秩序。
而且,用刑套取口供,在古代都是合法的。开堂或者升堂,就是现在开庭一样,是由县令担任法官。在这个过程中,用刑是一种常见的手段,让罪犯招供。最常用的方法是在背部、臀部或腿部用竹子、木板责打,即笞刑。
法庭开到院坝,也有一些先例,就像现在一样允许老百姓旁听。不过判决不完全依照律条,还会考虑当地人的情感、关系以及文化背景。“有的案件开堂不在公堂,而是在当事人居住的地方,就像现在炕上法庭、院落法庭。”如果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向分巡道或知府上诉,这时候才涉及到了检察和监督机制。在检查制度尚未建立之前,这些角色由分巡道和知府扮演。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检察制度始于1906年,而这之前,我国并没有检察制度。当年的晚清政府为了维持封建政权,对慈禧太后派遣载沣等要员赴日本考察,并学习其他国家之变革经验。随后,大臣归国后向清廷提出:“实行变法必先改定官制。”于是,在1906年9月,清政府发布预备立宪谕,并颁布《大理院审判编制法》与《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正式引入了日德等国代表的一套基于法律原则的检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