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不仅好色,而且对食物有着极高的品味。他拥有七位正式姨太太,还有一些短期或长期的伴侣。为了满足性欲,他会吃各种能增强体力的食物。食与色的结合,在他这里达到了极致。
当时戚继光守卫登州,他特别指派渔民去黄海捕捉一种名为“腽肭脐”的海兽,即俗称的海狗肾,这种珍贵的材料定期被送往北京给张居正煲汤喝。据明代文人王世贞记载,张居正喝了这种汤后,感到奇热攻心、阳气过旺,以至于冬天头顶都冒出火来。由于他冬天戴不住帽子,官员们也跟着效仿,一律光头,这成为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能够吃到这样离奇荒诞的地步,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官员擅长饮食。这并不稀奇,因为只要是官,就更容易参加宴会、应酬和享受到主桌上的待遇,因此他们嘴巴越来越刁、舌头越灵、胃口越大、品位越高,最终逼得厨师的手艺也随之精益求精。
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提到,有一士夫在京城买了一妾,说自己曾是蔡太师府包子厨房的人,但当她被要求做包子时,她推辞说自己只是负责切葱丝。她曾是蔡府的大厨房里的一员,可以想象那里的规模相当庞大。而清代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提到,当年羹尧从军将领降职为杭州将军后,其多个姬妾散去,只留下一个专管小炒肉的小厮,每次将军进餐前,都要提前一日呈交菜单,如果点的是小炒肉,那么秀才就需要忙碌半日。但这只发生了两三次,而那个小厨师手中的能力远超秀才所能理解。
蔡京最终因饿死,而年羹尧被罚监视改造期间,即使想要吃根油条,也难以实现。在他们盛时,他们无论如何都显得神气活现而骄横跋扈,但这些官僚们无一例外地拥有填饱又不断寻找新奇美味的嘴巴。他们能吃得那么精细,又那么刁钻;能吃得恣肆奢侈,又那么铺张浪费,最终堕落无可挽救。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或许就是由这些善于享受美食的小朝廷巨擘们推动起来的。如果我们要评判功绩,那么这些善于品尝佳肴的小朝廷巨擘,不应该算作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功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