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帝在1648年向罗马教廷发出求援信件,请求教宗派兵帮助抗击满清的侵扰。然而,这封信在十年后才被送达,而此时南明政权已经彻底崩溃。永历帝朱由榔于1646年在广东肇庆登基不久,就向葡萄牙政府寻求支持,葡萄牙人提供了300门大炮,帮助南明收复了一些失地。在回报中,整个皇室加入了天主教,其中包括皇太后王氏、皇后王氏和太子以及宫中的嫔妃们都接受了洗礼。虽然永历帝本人并未受洗,但他接受了天主教的信仰。当南明政权再次陷入危机时,他又向澳门求助,但只得到了火枪和白色武器。而这时候,王太后亲自撰写了一封信给位于罗马的梵蒂冈教皇,以期得到救援。这一行为,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两年的时间里,这封信才抵达罗马,而当来自教皇的回音通过越南传来时,是1658年的春天,当时南明朝廷已经濒临瓦解。尽管最终这封信也没能改变历史,但它却揭示了一段有趣且充满希望的故事。这封信以“玛利亚”、“亚纳”和“当定”的名字落款,其中包含着关于圣母玛利亚、耶路撒冷圣迹发现者海伦娜以及君士坦丁大帝及其母亲海伦娜的事迹,同时也间接证实了永历帝虽对天主教持开放态度,却从未真正皈依。
仅从这些名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南明朝廷对于罗马天主教深厚的情感——将自己的孩子命名为圣母之子,并用海伦娜这个出名的女祭司之名,为他们命名。这份文件不仅是一份史料,更是一个关于如何看待过去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一瞥。此刻,从海外角度审视那段混乱而动荡的时代,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如何面对困境寻找解决方案,以及他们对未来抱有怎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