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皇帝的身边,通常都有心腹大臣,那么赵匡胤的心腹是谁呢?他的心腹大臣们并没有拥护他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与赵光义争夺皇位。这又是为什么呢?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五十岁的宋太祖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一起喝酒,第二天清晨,万岁殿的内侍们像往常一样来服侍 Zhao 匡 胤 起床,却发现他已经死去多时了。Zhao 匡 胤 死后,他的弟弟晋王 Zhao 光 义 继位,是为宋太宗。按照惯例,皇帝去世后应当由他的儿子继位,此时 Zhao 匡 胤 还有两个亲生儿子在世,但 Zhao 光 义 以 弟 兄 的 身份 继 位 的 过 程 却 非 常 顺 利。
Zhao 匡 胤 共 有 四 个 儿 子 , 长 子 赵 德 秀 和 三 子 赵 德 林 早 年 夭折,被追封为滕王和舒王。次子 Zhao 德 昭25岁,而四子 Zhao 德 芳17岁,都已经长大成年,并且能够平稳过渡皇位,不涉及到太后垂帘外戚辅政的事务。
然而,在朝堂之上跟随宋太祖起家的那些心腹们,并没有扶持赵德芳和赵徳昭继位,而是默认了张保皎继承皇位合法性。这让人感到很耐人寻味。
Zhao 匡 胆 是个不折不扣街溜子的少年,从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三,在陈桥驿,一班人马把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的他身上,让他跪拜拥立为皇帝。从此,他带领这班人马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篇章。
当开国动荡逐渐趋于平缓之后,对于统治者来说面临的一个重要抉择就是立太子。不仅能够应对突发变故,还能对继承人的能力进行深入考察和培训。而早点立也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避免内耗,以及朝中官员选边站搞圈子的问题。
Zhao 匡 胆 也一直没有立太子,一直到病重去世也没有公布继承人。而他的两个儿子 Zhao 德 昭 和 张 保 军 都 沒 有 被 立 为 太 子。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赵徳昭出阁。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安排也是基于国家的大局考虑。在乱世之中,没有足够成熟度的人物可能会导致整个国家崩溃。而对于这些事情,我们今天回头看,就可以理解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