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木子》这本书中,明朝的叶子奇提到了一段关于元朝皇帝伪装陵墓的神秘故事。据说当时的元朝皇帝驾崩后,为了防止被盗,他采用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方法。在他的遗体旁边,用两片啰木凿空,然后将其雕刻成人形大小相合的棺材,并用黄金圈圈定。接着,将遗体放入棺材内,并进行髹漆处理。
然后,再掘一道深沟,将棺材埋葬于其中,并用万马蹂躏,使之变得平坦无痕。为了确保陵墓不被发现,他们甚至杀掉骆驼在上面跳跃,以千骑守护这个地点。一年后,当草地重新生长并恢复原状时,他们便悄然离开,让整个过程显得像是在做梦一样,无人知晓。
而关于成吉思汗这个名字,其实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坚强”的意思,一种则认为它代表着“天赐”,第三种说法则是根据鸟语来命名。铁木真即位前,每天清晨都有五色鸟鸣叫,声音如同“成吉思”,因此他就这样被称为。
蒙古人的丧葬习俗也非常独特,他们倾向于薄葬简丧,因为他们生活方式简单、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所。在战争年代,这些习俗尤其显著。当下葬时,他们会让死者坐在帐幕中央,而祭祀的人围坐四周进行祷告,随葬品包括马匹、弓箭和食物桌子,最终将它们一起bury进土里。
忽必烈时代,对于陵墓安全问题,他采取了极为精心周密的策略。他选择一个人口稀少的地方作为陵寝,但同时迁移当地居民,使之成为无人知晓的地方。而且,在历史记录中,即使宣布皇帝遗体运回漠北安葬,也故意加以记载,以达到迷惑外界的手段,让盗墓贼难以找到真正位置;同时避免过多建筑和随葬品,从而使陵墓看起来与普通墓相同;仅对蒙古贵族和皇族清楚的地名进行记录,使外界难以察觉一切都是精心策划好的骗局。
由于这些隐蔽手段,以及蒙古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对于外界了解程度有限,这个谜团至今仍未完全揭开,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感受到元朝那些隐藏在历史尘埃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