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佣简介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是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神宗赵顼的六子,其母钦成皇后朱氏。
早年的经历
赵佣出生于东京开封府,曾因其聪明才智和稳重举止受到群臣肯定。元丰五年,他被加封为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进封均国公。次年,又被晋升为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并提升至延安郡王。
储君之争
当时,大臣蔡确和邢恕计划拥立另一位亲王作为储君,但最终选择了九岁的赵佣,以夺取策立之功并除掉与他们有矛盾的宰相王珪。高太后也支持立赵佣为储,并在神宗弥留之际迅速推行这一决策。
登基成为帝
神宗驾崩后,九岁的赵煦即位,高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在她的影响下,朝政主要由她和几位大臣处理,而不是由幼小的皇帝主导。大臣们多数向高太后奏事,不直接面对新任皇帝,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赵煦十七岁时。
教育与管教
尽管如此,高太后仍然注重对少年皇帝的教育,让他学习儒家经典,并限制他的自由活动,以防止他沉溺声色。但这也导致了少年老成而又心怀不满的情绪发展起来。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摆设,而非真正掌权的人物。
党争频繁
在元祐时期以及之后,由于变法与反变法之间不断冲突,以及高太后的控制与青年皇帝之间紧张关系,使得旧党与新党的大臣们陷入激烈斗争,为的是影响朝廷政策。此期间出现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如车盖亭诗案等,都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及人们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