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古老而复杂的时代,为了鼓舞勇士们冒死前行,戚继光提出了一个巧妙的策略——高额奖金。正如明朝时期的戚家军所展现的一样,这种激励手段显著提升了战斗力。然而,当时的人们工资微薄,仅为农民打短工收入的一小部分。面对这样的经济压力和制度限制,如何激发士兵们卖命作战?答案是通过高额奖金来刺激他们。
戚继光设定的低廉工资,即年薪10两银子,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几乎与农民打短工相比也就差不多。而且,在那个重文轻武、连国防部长都只能拿152两年的情况下,更是不敢提出增加军费。此外,由于朝廷对于提高军费开支持保守态度,小心有人会举报他,因此戚继光不得不寻找其他解决之道。
于是,他决定实施一种独特的奖金制度。一旦击败倭寇,每一小队便可获得30两银子的赏金;如果是十个倭寇,则能获得300两银子;而对于100个倭寇,则可以得到3000两银子。这份巨大的利益让士兵们有动力去冒险,而这个分配方式则更加精细化,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贡献来分享收益。
这种按岗位分配奖金的做法,不仅符合现代管理理念,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心情。在战斗中,一线阵地上的八名士兵负责主攻,他们将得分20两中的大头,而二线阵地上的其他成员则依据其贡献多少获得相应的奖励。队长作为领袖者,将收到最多剩余款项。
这样的系统设计使得整个团队若一年内成功击败60名倭寇,就能实现财务自由,如同一线阵地上八名士兵,每人能够获得150两银子的收入,这等同于当时国家领导人的年俸。而此外,还有一些来自战场“抢来的”财物被平分给全体人员,这样的额外收入虽然难以预测,但对士兵来说无疑是一个温馨补充。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戚继光成功转变了一项人们普遍厌恶的事业,使其成为了一条通往富裕之路。这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也凸显了人类历史上某些英雄人物如何在逆境中找到突破点,以创造性的方式激励着追随者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