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明朝那些事儿崇祯皇帝绝命之日忠臣义士共赴黄泉

0

在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的那一刻,明朝的末日宣告到来。然而,在这段历史的最终时刻,有二十八位官员选择了殉国,其中包括文臣二十一人和勋戚七人。他们中最著名的是范景文,他曾任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是河北吴桥人,以清廉刚直闻名于世。在农民军进入北京城后,范景文拒绝逃走,而是写下遗书,最终在双塔寺旁古井自尽。

除了范景文,还有其他几位官员选择了同归于尽,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爱护。李邦华曾劝说崇祯帝南迁,但遭到了反对后,他却是第一个走进文天祥祠庙,从容自缢而死。而光时亨,这位曾经阻挠南迁的人,却在李自成进城后毫无廉耻地投降。

勋戚们,也是明朝开国功臣以及皇帝、皇后的亲戚,他们与明朝休戚相关。但是在大难临头之际,他们有的不愿意出钱相助,比如崇祯帝的岳父周奎。在崇祯帝去世之后,只有七位勋戚殉葬,他们分别是襄城伯李国桢、新乐侯刘文炳、驸马都尉巩永固、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春、阳武侯薛濂以及周镜。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新乐侯刘文炳,他是崇祯帝的表兄弟。在危急之时,刘文炳哭道:“身为戚臣,义不受辱,不可不与国同难”。当城市陷落后,刘家老幼十六口全部投井而死,他自己登上宅邸点燃,然后投身烈火之中。

这些人的行为被《明史》高度评价为“树义烈于千秋”,他们留下的名字,与太阳月亮争光,这些英雄豪杰让人们铭记着那些忠贞不渝的人们,以及他们为了国家所做出的无私牺牲。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