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敷教简介:东林书院讲学与朱瞻基英年早逝的隐秘
薛敷教(1554-1610),字以身,号玄台,南直隶常州府武进人。祖父薛应旂是明朝学者、藏书家。十五岁为诸生,万历十七年(1589)中举进士,因上疏得罪,被勒令回籍。后荐为凤翔教授,不久迁国子监助教。
万历二十一年(1593),星被逐,薛敷教上疏申救,被指为“朋谋乱政”,谪光州学正。万历三十二年(1604),到东林书院讲学,是为东林八君子之一。
人物生平
初入官场
薛敷教因同顾宪成兄弟一同在祖父处学习,与顾氏兄弟亲密。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并受名师教育自任。
仕途不顺
遭遇南京御史王籓臣之劾奏,由于不同意见遭副都御史詹仰庇说其煽惑人心,被勒令回籍省过三年。
归乡讲学
归乡后二十年保持清正廉明,在家隐居期间,即使要求严格,也未接受他人馈赠。后来与顾宪成兄弟及高攀龙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
主要作品
著有《续宪章录》、《癸巳录》、《奏疏》、《泉上杂识》、《真正铭》、《浮戈集》等。
家族成员
祖父:薛应旂,明朝学者、藏书家。
明史文载:
薛敷教,以身字武进人。祖应旗字仲常,嘉靖十四年进士。
主要事迹:
会南京御史王籓臣疏劾巡抚周继,不具揭都察院,为其长耿定向所劾。
左都御史吴时来因请申饬宪规,对时来壅遏言路表示担忧,而二三辅臣曲学险诐也引起了争议。
副都御史詹仰庇劾敷教煽惑人心,将其调往光州學正,但后辞官返乡,再无出仕官职。
卒後赠尚宝司丞的职位。
作为东林八君子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对社会问题和百姓生活深感忧虑,对朝政批评颇多,这些活动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影响。他的一生致力于清风纯正,无私地传播知识,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