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乾隆皇子的学子薛敷教简介东林书院讲学引领东林八君子之风

0

薛敷教(1554年-1610年),字以身,号玄台,南直隶常州府武进(今属江苏)人,是薛应旂的孙子。十五岁为诸生,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中举进士,因上疏得罪,被勒令回籍。

后来荐为凤翔教授,不久迁国子监助教。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星被逐,他上疏申救,被指为“朋谋乱政”,谪光州学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他到东林书院讲学,是为东林八君子之一。

人物生平

初入官场

薛敷教是南直隶常州府武进人,与顾宪成兄弟在祖父家学习,因此与他们关系密切。他在万历十七年的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并受到名师教育的影响而自视甚高。

仕途不顺

他的言论触犯了当时权贵,一次上疏遭受批评,被迫回家闲居三年。在此期间,他的母亲去世,他辞官返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为官。

归乡讲学

他对自己要求极严,对衣食都保持简单清苦,从未接受过外人的馈赠。在家隐居二十余载后,在东林书院与顾宪成、高等人共同讲学,以其清廉和严肃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主要作品

著有《续宪章录》、《癸巳录》、《奏疏》、《泉上杂识》、《真正铭》、《浮戈集》等。此外,他还主张立法制约豪门大族和朝廷权贵,以维护社会正义。

家族成员

祖父:薛应旂,是明朝著名学者、藏书家。

明史文载:

薛敷教字以身,武进人。祖应旗字仲常,为嘉靖十四年的状元。他曾任慈溪知县、南京考功郎中等职,对于治国理政有着深刻见解,但因为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被贬黜。

他与王鏊、唐顺之、瞿景淳并称文学大家,以其广博的文化素养和卓越的地位受到推崇。

会稽盐商钱选夫因投毒杀害妻女及仆婢案件调查结果公布

死后赠尚宝司丞职位。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