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简介: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其父陈贞慧与商丘侯方域交善,同罹阮大铖之祸。少年时便有文名,与吴兆骞、彭师度并称“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入清后虽未曾得到官职,但长期游食四方,接触社会面较广,与朱彝尊等交往,并合刊《朱陈村词》。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被授翰林院检讨,以博学宏词徴除纂修《明史》,卒于官。其生平及诗作皆为当代文人所推崇。
人物生平:
陈维崧出身书香门第,其祖父是前明左都御史、东林党的中坚人物。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他自幼便展现出了强烈的文学天赋和才情。他在十七岁时就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这一成就使他名声大噪。
文献记载:
清《河南通志卷六十九》记载了陈维崧的一些基本信息,其中提到他的祖父是前明左都御史,而父亲则是与商丘侯方域交善的人物,他们共同经历了阮大铖之祸。在描述他的个人生活方面,该文献提到了他对徐紫云的情感,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轶事典故:
关于陈维崧个性的描述,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徐紫云的深情倾慕。这段关系不仅影响了他的生活,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他为徐紫云写了一系列动情怀念的诗句,其中充满了对彼此感情的缅怀和追忆,这些作品至今仍被许多读者珍视。
部分作品:
《岁暮杂忆》
《虞美人·无聊》
《题秦邮露筋祠》
《蜀山谒东坡书院》
《同前题》
...(继续输出其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