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艺术馆举办的“繁华都市─辽宁省博物馆藏画展”中,观众有幸欣赏到了明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描绘了苏州城乡的繁华景象。袁宏道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以其独特的“性灵说”而闻名于世。他不仅擅长写山水游记,更以其精妙绝伦的尺牍闻名。在袁宏道看来,做官是一种束缚,他尽管曾经做过官,但很快就辞职,投入到山水之间,用他的笔墨记录下了许多美丽的山水游记。当他接到兄长的邀请回京担任官职时,他虽然依旧去到了京城,但不久后又因为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而再次辞官。
袁宏道曾经在吴县担任县令,那时候他的兴趣远远超过了行政工作,而是更倾向于探索和赞美吴中的自然风光。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到:“弟已令吴中矣。吴中得若令也,五湖有长,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这些话语充分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追求。
然而,当他真正步入政坛时,他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应那种生活。“吏道缚人”,这是他对官场生活深刻感悟的一句话。在另一封给朋友的信里,他形容自己的身心状况:“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作奴……一日之间,百寒百暖,一乍阴乍阳……”这些文字流露出他的苦闷和厌恶。
袁宏道还有一些尺牍,其中包括给安福知县杨安福写的一封信,这里他表达出了自己对于高雅文化之外,还有一种内心欲望,却始终难以释放。而当他受够了这种困境之后,他选择回归自我,在湖北公安隐居度过余生。这一切都反映出一个问题:文雅的人究竟应该怎样面对这个世界?
通过这些尺牍,我们可以窥见 袁宏道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真实情感与思考。他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对于那些社会所要求的地位、身份和责任感到厌烦。在他的笔下,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志趣去生活,而不是被强加给我们的角色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