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十一)年,刘邦即位五年后,新兴的王朝面临一场巨大的考验。他的亲信陈豨在河北地区自立为代王,其军力强大,拥有一批英雄豪杰,他的势力远超常人。刘邦震怒,亲征讨伐陈豨。在此时刻,韩信与陈豨之间重新建立了联系,他们通过书信往来。韩信计划从内应中发动政变,让监狱囚犯攻打皇宫,但这个阴谋被人泄露。
原来,是因为韩信将一个手下犯错的人关起来准备处决,这个人的弟弟向吕后告密,说韩信谋反。吕后惊慌失措,与萧何商议解决之策。当时消息传递缓慢,而萧何却声称有捷报,从而诱使韩信相信前方取得胜利,并邀请他进宫祝贺。但实际上,这是陷阱。一旦步入长乐宫,就被捕并迅速处决。而随后,不仅杀害了韩信本人,还株连其三族。
就在临死前,韓信深感悔恨:“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他意识到自己曾忽视了蒯通的建议,最终落得如此悲惨命运,被小孩子和女人所欺骗。他也感叹:“岂非天哉?”这句话表达了对自己的无奈和对命运的绝望。
此事也揭示了一种历史规律:功成身退,也可能是一场灾难;忠诚背叛,又或许是最终结局。此外,这件事还凸显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宿命论——同一个人既能帮助你登顶,也能引导你堕亡。在生与死、存与亡之间,有着不可思议的人际关系,如萧何这一知己,以及漂母和吕后的两位妇人形象永恒地留在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