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十一)年,刘邦即位五年后,新建立的王朝遭遇了一次重大事件。他的亲信陈豨自称代王,控制了今河北地区的军队和人马,并且拥有一批英雄豪杰。在河北,他拥有上千辆车辇,被许多人所支持。刘邦大怒,亲征讨伐陈豨。韩信与陈豨曾是好友,他们之间还存在书信往来。当时,有个计划,要在京城内设立内应,但这项计划因一名士兵的错误被告发,而这个士兵正是韩信关押并准备处决的人,其弟弟向吕后泄密。吕后惊讶不已,不知如何处理此事。她找到了萧何商议,最终萧何提出一个主意:他自己去找韩信,说前方有捷报需要庆祝。但由于古代通信不便,韩信不知道这些消息,因此接受了邀请。然而,由于一直装病避免出席朝会的习惯,韩信推脱说自己病重,不可能参加庆典。但萧何坚持:“虽疾强入贺。”最终迫使韩信勉强前往长乐宫,当时宫中埋伏着多名壮士,一旦进门就将其捆绑起来。不顾任何程序或通知,吕后当机立断,将其杀害于长乐钟室,并下令灭三族,即父母妻子的全族毁灭。在临死前,悲痛万分的韩信反思:“吾悔不用蒯通之计,我为儿女子所诈。我岂非天哉?”表达了对自己的深深懊悔,以及对于命运的绝望。此事再次凸显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残酷真理——那些帮助你成功的人,也能成为你的致命敌手。当重要人物落幕时,如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样,对他们来说只有死亡等待。而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故事不断重演,只不过换上了不同的面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