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画像。
胤礽,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嫡长子。自一岁多时便被立为太子,但在四十七年九月被废,并在四十八年复出、五十一年再遭废黜,最终在雍正二年逝世,被追封理亲王。
允祉,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博学多才,为乃父学术上的得力助手。在父亲征葛尔丹之役中,他领镶红旗大营,并曾被封诚郡王、降贝勒,再升诚亲王。但在雍正即位后,被夺爵囚禁,最终于雍正十年的去世前夕获释。
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即后来的雍正帝。早期他曾掌管正红旗大营,在二十岁时被封贝勒,在三十一岁时晋升为雍亲王。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他成为了清朝另一位著名君主。
胤禩,出生于康熙二十年的1681年,是母亲良妃卫氏所生的第八子。他因其贤能而受到喜爱,但最终因争储位问题失去了尊荣,并受到了拘禁。在他的哥哥雍正在位期间,他虽然一度恢复了身份,却也因为结党妄行等罪名最终失去了爵位和自由。
胤禟,则是第二十二年的1683年的产物,以违法肆行和结党营私为由,在雍正在位初期丢掉了贝子的头衔并遭到幽禁,最终于同一年离世。
而胤祥,则是第二十五年的1686年的孩子,与其兄长们相比,他似乎拥有更深厚的情谊与协助关系,而这一点对于他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他身处一个充满权力的家族之中。
最后,我们还有十四皇子的福晋,她虽未直接涉及政治斗争,却也是这个家族生活的一部分,她作为丈夫背后的支持者,无疑对家庭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