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晏几道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物品故事

0

晏几道: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他生于公元1040年左右,卒于公元1112年左右。晏几道自幼聪慧好学,对六艺百家都有所涉猎,他尤其喜爱乐府文体,其文才出众深受同僚父母的喜爱。

他不拘泥于世俗常规,不慕权贵和物质利益,从不利用家族背景或门生故吏谋取功名,因此仕途坎坷,一生担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职务。晚年的生活并不富裕。

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对晏几道评价说:“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意思是人们喜欢他的才华,但同时也看得出他有一种孤傲自持的性格,这种高洁而独立的个性让他与世俗的人不同。他没有依附权贵,也不随波逐流,即使是苏轼这样的人物也不在他的关注之列。

据《砚北杂志》记载,在元祐年间,当时著名诗人的苏轼想要见到晏几道,但晏几道以“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为由拒绝了苏轼。这表明了他对待朋友和权贵都保持一定距离的态度。

除了文学创作,晏几道还很喜欢收藏书籍,有一次因为妻子的反对,他戏作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生计惟兹惋,

搬擎岂惮劳。

造虽从假合,

成不自埏陶。”

这首诗虽然是一番玩笑,但其中的情感真挚、高洁的趣味却十分突出。他存留下来的诗篇寥寥数首,其中“春风自是人间客”、“穷通不属儿曹意”等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小山词》是晏几道最著名的作品集,它包括260首长短句中的3首长调及257首小令。在艺术上,将父亲所传承的小令技法与柳永流行的小曲融合,以清新顿挫的手法展现出了独特的音乐形象,使得词坛重新焕发活力,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关于他的词风,有评论认为它更加深婉且工于言情,与其父齐名,被后世誉为“二晏”。然而,由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个人经历,他的心境比父亲更为沉郁悲凉。在一些作品中,他赞美歌妓舞女,同时也有很多个人情感和往事回忆。尽管如此,《小山词》的确立表现出了高傲远离世界潮流的一面,并且在语言上的精妙和情感上的真切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赞赏。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