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蒙古大汗是窝阔台,而非忽必烈的父亲拖雷。窝阔台去世后,只能是其后人继承大汗之位。而成吉思汗传位给窝阔台时,与所有儿子约定,未来的皇位必须在窝阔台的后代中传递。只要有窝阔台后代子嗣,就要传给其子嗣,不得交由他人。这意味着对于忽必烈——拖雷之子的皇位继承希望微乎其微。
再者,作为蒙古王爷,成为中原国家皇帝的机会极为稀少。在忽必烈之前,有北方少数民族国家入侵中原,但建立统一的大一统国家却屡试不遂。南北朝及五代时期,也曾有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国建立政权,但真正实现大一统尚无例可循。唯一接近的是耶律德光灭亡辽国后晋政权,在中原短暂存在,但刘知远复兴汉室恢复了汉人的江山。因此,忽必烈想建立一个大一统帝国,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我并不打算详述具体过程。我认为,忽必烈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家长对四个儿子的重视,再加上蒙古中的宰相耶律楚材引进汉文化和教育,使得从小接受过汉文化教育的忽必烈能够融合两种文化。
此外,深受蒙哥信任也是重要因素。当时モン哥并非理应成为汗,因为贵由夺取了汗位,并且多年之后贵由又去世了,这场内讧使得家族内部陷入混乱。但即便如此,当蒙哥想要成为新任首领,他面临两个障碍。一是成吉思汗遗言要求汗位只能在窝阔台后的氏族成员之间流转;二是窝阔台本身也曾指定失丽门为继承人。这两点看似不可逾越,但最终还是以穆罕默德·阿里·努尔丁(阿里不哥)被击败而告终。
最后,在漠南地区建立强大的影响力,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态提供了一手准备。此前的这一系列事件,以及随后的战争胜利,如同顺水推舟般自然而然地展开,最终导致了元朝的地图变迁与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