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虽然初看平淡无奇,但赵匡胤的大宋却在未来的岁月里焕发出一股令人瞩目的活力,让人惊叹不已。赵匡胤这个人物,出身于军旅生涯,按理说应当是英勇善战、嗜好征伐、崇尚武功而轻视文治。然而,这位开创了北宋的先祖竟然是一个热爱生命、追求世界和平的人,他总是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尽量避免采取暴力的解决方案。例如,他在即位不久后,就在太庙的一间深邃密室中立了一块石碑,这个传统被后来的每一位新登基的皇帝都要遵循:必须由一个不会识字的太监带着他们来到这个秘密之地,让他们亲眼见证那块石碑。
网络配图展示这“勒石三戒”的重要性,它不仅为历代的大宋皇帝画出了不可逾越的执政底线,也为国家经济政策定下了基础,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字:稳健。在这一国策指引下,大宋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对外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而不是诉诸于武力;对内努力调和矛盾,以免激化冲突。在这种稳健发展指导下的框架下,大宋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其财政收入最高的一年达到亿贯(1贯=1000文),即便南宋失去了北方半壁江山时期也能达到1亿贯这样的记录。这份财政收入在古代中国绝无仅有,甚至可以说是独树一帜。而相比之下,明朝时代与北宋相比差距巨大,而清朝康乾盛世虽稍微好过一些,但仍旧远远达不到北宋时期财政收入水平的一半。
正是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年代里,即使是最普通的小农百姓们也开始穿上了细腻丝质鞋子,这种奢侈的情况实在让人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