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历史上,乾隆帝被视为对多尔衮最公正的评价者。嘉庆帝虽然没有明显行动,但道光皇帝曾在即位初期追念多尔衮的功绩,在其祖陵祭祀时赐予后人的荣誉。这一高尚的待遇实际上是由内务府总管禧恩迅速拥立道光并推荐秀女秀才全嫔(孝全皇后的母亲)而来,这两项大功使得禧恩获得了宠爱。然而,表面上这都是出于对先祖的尊敬。
到了宣统时代,尽管慈禧再次不愿意,但不得已让小皇帝生父成为摄政王,并要他遵循隆裕皇太后的旨意,这似乎回到了清初顺治初年的格局。而这个摄政王因志微才疏,与此同时,隆裕皇太后却力图模仿姑姑,却又显得平庸无知。随着三年后清帝退位,一些遗老们反思这一朝起始以摄政终结,以至于天意难测,不禁想起了入关之初、八旗子弟横扫中原的一段辉煌历史。
尽管多尔衮被平反,他作为开国定基之功,其贡献仍然被记录在顺治头上的神圣功德中,而他的后人累积谥号达到二十二个字。他虽非直系子孙,但在历代君主眼中,他既是叔祖辈,也只是臣子的身份,因此没有必要大肆称赞他。不过,他开创国家基业的事迹一直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