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为什么说秦灭六国韩威侯的悲剧(公元前312年)

0

韩威侯:合纵连横的领袖(~公元前312年)

在战国时期,韩宣惠王,即韩康,是韩国历史上首位称王的君主。他的父亲是韩武。在他继位之前,秦国曾攻克了宜阳,这是由于当时的变法派领袖申不害去世后,变法未能持续下去。此后中原地区局势日益动荡。魏、齐联军在平邑击败赵军,并占据新城和平邑。而公元前326年,赵国与韩国联合进攻魏国,但遭到失败。

为了制约秦国的发展,魏罃君主拉拢其他国家。次年五月,他与韓康会面,并承认了韓康为王。这标志着“五國相王”的开始,其中包括韩、魏、赵、燕及中山五个国家互相承认对方为王,以对抗秦朝。

然而,在公元前319年,秦军攻击并夺取了鄢城。随后一年,一场由五个国家联合发起的反秦战争失败了。在修鱼之战中,秦军又活捉了一名重要将领申差。

面对这种形势,上卿公仲侈建议韓宣惠王通过向秦求和来换取一座城市,同时准备好武器,以共同南征楚国。这一策略被认为是一种“以失得利”之计。但最终,由于警惕,不幸的是这一计划未能实现,而是导致了一系列更严重的问题。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