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中世纪欧洲教会改革者加尔文与路德的不同选择

0

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宗教变革,这场变革被称为宗教改革。它主要是由两个瑞士神学家、后来成为新教领袖的人物引发的: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尽管他们都是基督教新教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但他们提出的改革思想和方法存在显著差异。

世界历史人物年表

在这段时间里,一些关键事件也发生了,它们对于理解当时的情况至关重要:

1517年:马丁·路德发布《九十五条论题》,挑战罗马天主教会的一系列传统实践。

1521年:路德被皇帝查理五世第五次禁书,导致他更加坚定地站在反对罗马天主教的地位。

1534年: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宣布脱离罗马天主教独立形成英格兰国民圣公会。

1545年至1563年:特伦托会议召开,以对抗宗教改革并巩固天主教权威。

早期生活与信仰观

两位神学家的童年的环境和教育背景大相径庭,对其未来信仰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尔文出生于1470年代,是一个商人家庭的子弟,他接受的是拉丁语文学教育,并且在法国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那里,他接触到了阿奎那哲学以及其他晚期古典哲人的思想,这些都对他的神学思考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比之下,路德出生于1483年的萨克森帝国城镇艾斯勒本,是一个小规模农民家庭的成员。他最初学习法律,但最终转向神学院,并成为了修道士。在完成他的神学院学习后,他获得了牧师资格,并开始担任一名讲道者,在这过程中,他逐渐发展出了批判性的态度对待一些他认为不合逻辑或缺乏圣经依据的事物。

改革思想与行动

虽然两人都试图重新解读圣经以揭示真理,但是他们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有很大的不同。当时的大众普遍相信只有通过购买赎罪券才能得到上帝宽恕,而这一点激发了两人关于救赎问题的思考。然而,他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却完全不同。

加尔文认为,人们只能通过信仰而非行为得救。这一点源自他对于保罗主义(即“我已经知道我是一切之所是”)的强调,以及他对于预定论(即上帝已知将谁拯救)的信念。这使得加尔文支持一种严格控制社会生活方式的小型社区,即清规严谨的小群体,这种社群通常被称作“清规”,尤其是在日内瓦建立起来的一个这样的社区中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路德则提出“因信称义”的概念,即通过简单地接受耶稣基督作为救赎者的个人承诺,就能得到上帝恩典,从而实现灵性上的纯洁。此外,与许多其他新 testamentist一起,如乌戈·布施纳(Huguenots),他们反对某些传统仪式如七个圣礼以及某些权力的滥用;因此,他们寻求更直接、更简化、更个人化的心灵交谈方式来认识上帝。而这个过程并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官方认可或介入,而是建立在个人的阅读和理解圣经基础之上的直觉联系。

总结来说,加尔文倾向于建立一个具有严格秩序的小型社区,以确保每个人遵守正确的话语,同时保持社会秩序;而路德则更多地侧重于个人之间直接沟通,不依赖於正式机构或仪式,而是在个人的心灵内部进行改造,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自由与纯洁。但无论如何,都展现出这些伟大的宗教学者改变历史进程及世界观念的情景,让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感受到它们留下的痕迹,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文化层面。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