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简介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但频繁的战争和滥用民力导致民变频起,最终造成天下大乱和隋朝覆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其孙皇泰主杨侗追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杨广人物生平早年的经历北周时因父功勳,被封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封晉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岁十三岁屢有战功開皇八冬天率领全军平南陈刚二十岁指挥前线作战杀陈叔宝奸佞臣及宠妃张丽华进驻建康将陈叔宝及其家属带返京师班师后晉封太尉。此后屡立战功十载之后因为政策偏差江南各地叛乱。
此间出镇扬州与杨素一起平定江南高智慧叛乱改镇扬州政绩突出作风简朴不好声色礼贤下士赢得赞颂欢心。但随即趁机争储位博得文献母右仆射支持废长子登基立次子晉王為太子同事突厥进犯率军灵武未俘而退。即位后以早期軍旅經歷為基礎對高句麗吐谷浑與突厥發動戰爭。大業五亲征吐谷浑设置四郡。大業八再發兵圍攻辽东城敗於辽东城及平壤城後撤軍。大业十第三次發兵進攻高句麗因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只好議和收兵。大业十一北巡長城遭始毕可汗围困派使求救義成公主遣使告知始毕“北边有急”始毕撤围而去。
然而,大量的战争和役使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矛盾,最终引发了众多的农民起义,如王薄、刘霸道、孙祖安、张金称等人的领导下的起义队伍逐渐扩展至全国范围内。在这种背景下,大量的人口死亡或逃离,使得国家财政空虚,加剧了社会动荡局势,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这段历史也被称为“以夷制夷”的过程,因为尽管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最终却无法阻止内部矛盾和外部威胁共同推翻他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