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唐朝好男人2白衣智谋李泌辅佐四帝风云一生再归隐逸

0

近日,《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李必、高力士、唐玄宗、杨贵妃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场,观众为剧情、道具、演技、化妆叫好的同时,也好好学了把历史课。李必的原型是李泌,此人确实是唐朝一个深谋远虑的智者,他不仅通晓文治,还精通武略,是一位既能在宫廷中游刃有余又能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人物。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李泌已经选择辞官归隐,但为了辅佐太子李亨,他重新复出,并且他的计谋和策略对于平定这场大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说,在幼年时期,李泌就已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七岁便能够书写文章,有着神童般的美誉。他对黄老列庄学说的了解极深,这种超脱世俗的知识让他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唐玄宗开元十六年的某个时候,由于机遇与巧合,李泌得到了玄宗召见,在朝堂上,不仅受到张说和张九龄的大力赏识,还被韦虚心和张廷珪所器重。

当“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仓皇逃离京城,而太子李亨则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成为唐肃宗。肃宗即位后,即刻派人四处寻找那个隐居山林中的 李泌,要授予他高级官职。但是,当事人自称只是山野间的一介平民,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荣誉,只希望以宾客身份随从皇帝。这次请求遭到拒绝之后,又一次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散官,与皇帝商讨国家大事时,都只称呼他为先生而不直呼其名。

尽管如此,这位白衣宰相仍然活跃于各个朝代,为三朝元老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而他的生活哲学却始终坚守于一种淡泊明志,无欲无求的心态,对功名富贵视若敝屣,因此在肃和代两朝多次坚辞宰相之位,最终彻底告别了繁华世界,将自己锁进衡山独居,以此来保持内心的清静与纯净。

贞元五年的春天,一段辉煌而又沉稳的人生画卷终于画上了句点。当那春风拂过衡山,那首古诗也许会流传千古:“举头望明月”,然而我们知道的是,在那遥远年代里,有一位名字叫做李泌的人,用尽毕生的智慧去照亮那段往昔。而康熙六十一年,当人们回顾这份璀璨夺目的历史时,他们将与历代功臣共祀,被载入史册,从此成为永恒的一部分。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