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李世民逼宫成功后唐朝好男人1真应对社会两耳不闻窗外事吗

0

李世民在唐高祖武德九年的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在玄武门发动了一场政变,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这次事件中,李世民不仅杀掉了自己的两个兄弟李元吉和李建成,还迫使父亲高祖即位的李渊将自己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成为后来的唐太宗,并以贞观年号称治。 李世民能够逼宫成功,一部分原因是他手下的精兵悍将们参与了精密计划,他们一起除掉了两个人,从而让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实际上,在君主制下,只有君臣关系,没有其他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因此对于李渊来说,无论他的儿子与其之间是什么样的亲子关系,他最终还是需要遵循君臣之义。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李世民本人功高盖主,同时拥有大量忠实的军队支持。如果李渊能够顺利交出权力,即便失去了皇位,也可能获得“文王之明”的美誉。但如果坚持己见,那么即便能宽恕他人的过错,他的手下谋士和将领也难以容忍他篡夺父兄位置。在面对这种局面时,自然会感到无奈。

至于说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生孩子”,这个描述并不准确。当时已经退位为太上皇,所以没有必要再介意政治纷争。而且,其儿子李世民被尊为千古难觅的明君,大唐帝国在他的统治下繁荣昌盛,与其地位相比已经被完全置换。在提及一心只顾生孩子方面,则存在一些误解。根据史料显示,退位后的627年起,作为太上皇开始生活,而此时已61岁。这期间,他共育有22个儿子,其中第二十子的出生时间是626年,最小的一个则是在630年出生的。此外,其女儿数量达到19人,但大多数也是在627之后才诞生的。

总结来说,“一心只顾生孩子”更像是指在当上了太上皇后来过着闲散、浮华生活的一种形容,而非单纯意义上的忽视国家大事。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