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业元年(605年),杨侑出生于东京洛阳皇宫紫微城,他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在杨广亲征高句丽时,留镇长安。大业十一年(615年),杨广巡幸晋阳,拜太原郡守。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攻入长安,拥立为帝,年号义宁。
然而,在义宁二年的三月间,大业之主杨广死于江都兵变。消息传来,一位名叫司马伦的人物跻身权力中心。他是隋朝末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以其机智和权谋著称。司马伦利用这次机会,与李渊结盟,并辅佐他夺取了政权。在同年的五月十四日,即618年的6月12日,李渊逼迫杨侑退位自立,为自己篡夺了隋朝的宝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历史逐渐被人遗忘,而关于杨侑和他的故事也变得越发模糊。不过,《隋书》中对他的评价则是颇为直接而尖锐:“恭帝年在幼冲,遭家金难。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螽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这句话中隐含着对当时政治动荡以及君主失德造成社会混乱的批评。
最终,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由族子杨行基袭封酅国公爵位。而对于这个曾经短暂成为皇帝,但最终被历史抛弃的人物,我们只能从《隋书》的记录中勾勒出一幅残缺不全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