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陵墓的神秘面纱:未被挖掘,但曾经遭遇过多次盗掘。昭陵中的《昭陵六骏》浮雕,两块“飒露紫”、“拳毛驹”被贩售至美国,其余部分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历史上的宝藏在八国联军侵入时便被国家抢救,许多文物至今仍陈列于昭陵博物馆中,展现了唐代前期繁荣的经济和文化。
延伸阅读:
唐太宗对于葬礼俭朴有明确指示:“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他之所以选择以九嵕山为陵,并不仅仅为了节约金银财宝,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样做能够让潜在的盗贼放弃追求这座陵墓,使其成为一个无人觊觎的地方。这一理念与虞世南提出的“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唐初采取以山为陵的策略,是出于防范盗掘的实际需要,而非单纯为了俭省。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座皇帝的陵墓虽未遭到现代人的挖掘,却已历经无数考验,其价值和意义依然深受人们关注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