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元年(605年),杨侑在东京洛阳皇宫紫微城的怀抱里诞生。自幼聪明,气质非凡,他的命运似乎预定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最初被封为陈王,后来改封为代王,领有万户之地。这一切都在他尚未踏上人生的征程时就已安排好。
然而,当他的祖父杨广亲征高句丽时,他被留守在长安,这个决定无疑对他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业十三年(617年),杨广巡幸晋阳期间,被任命为太原郡守。在这段时间里,他见证了朝廷内外的情况,对自己的位置和责任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场巨大的变故即将发生。当李渊率军攻入长安并拥立杨侑为帝时,大业十四年的春天至夏秋之间,正是历史转折点的一刻。虽然名义上他成为了隋朝新的君主,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傀儡。而当消息传来杨广去世后,李渊认为时机成熟,便于五月十四日(618年6月12日)逼迫杨侑退位,并自己称帝,更改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他降低了杨侑的爵位,让他闲居长安,而这一切仅仅持续了177天。
随着隋恭帝杨侑的去世,没有子嗣,所以他的族弟杨行基继承了酅国公爵位。而对于这个短暂而又充满戏剧性的人物生平,有人评价道:“恭帝年纪轻轻,却遭遇家族内部的纷争。一人的失德导致整个国家动荡;四海尽乱,无人能救;南方的小小巢穴也逃离不掉;流民遍布四方,不再归乡。既得百六岁寿终,又乘坐数十年的盛世运势演绎,以歌颂之词赞美其丰功伟绩。不过,即使想要效仿尧、舜两圣,也难以达到。”这些话语中透露出对此人物生平的一种复杂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权力的思考和判断。
最终,在庄陵被葬,这座陵墓位于陕西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为平地起冢,其形制规模都较靖陵更大,但现在的地面已经没有任何建筑遗存,只有一条明显的大盗洞迹矗立在封土西边,与那些曾经辉煌而今已成为过去的事物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