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清朝野史中的溥仪像一位知识渴望的学子吗他的文化水平究竟有多高呢

0

1908年,光绪帝病重之际,慈禧太后将溥仪从醇王府接来宫中抚养。翌年,光绪帝去世后,慈禧太后便指定三岁的溥仪继承皇位,并由隆裕太后摄政。宣统元年(1912年),溥仪在两岁半时登基称帝,但仅一年多即宣布退位。然而,与普通百姓子弟相比,皇子们接受的是一场“精英教育”,旨在培养高潜力青年的意识与能力。

这场教育历经多位师傅,如同治十三年的状元陆润痒、清朝藏书家徐坊、学者陈宝琛,以及朱益藩和梁鼎芬,他们教授溥仪学习《十三经》、《古诗》、《古文》,以及《朱子家训》、《圣谕广训》等,但遗漏了地理、历史和算数等知识。这是因为皇家教育目的明确:为未来的执政铺路,而非寻常百姓所需的全面知识。

直到八年(1919年),英国军官庄士敦来紫禁城担任溥仪的新师傅,将他的视野扩展至英文、数学、世界史和地理。他对西方生活产生兴趣,有过逃离深宫出国留学的愿望,这种全新的知识体系改变了他的一生。

但这只是个人的看法,我们更想听听您的意见呢?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