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唐宋元明清的太极犹如阴阳交融天地万物皆由此而生

0

太极拳,源于内家拳法,以意为主导,外形随之。与外家拳相较,它不追求刚猛,而是倾向于松、圆、活、灵的动作,显得格外沉稳。其内在运动规律体现了阴阳和谐共生,即以阴助阳,以阳助阴,阴阳相辅相成,重视意念引领动作,这是太极拳的核心特点。

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我认为始自杨露禅之后,其理论和练习方法才逐渐形成,并对其他各家拳法产生影响。这便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太极拳体系。在吴式太极拳中,更强调意行,即用意念指导每一个动作,无论手势还是步伐,都需由心而发,一举一投皆从心出。

太极拳旨在培养皮肤感觉的敏锐以及内外意识力的协调。如果仅仅是一味追求主动攻击,不顾对方,也就未曾真正理解此门奥义。技战术上,与对方配合默契,与之同道中归,是练习时应有的境界。而实践时,我们也需设想敌人存在,用假想敌来检验自身,同时注意内三合与外三合,使身形流畅自如等待良机。

此乃阴阳交融的一种运动方式,它不讲究先发制人的策略,而是顺势化解,每当遇到外力,便以旋转自如迎刃而解。此理,在身体各处都有小规模的阴阳平衡,运动应像水一般随遇而安,不断变化以适应环境——这正是区别于传统武术直线冲撞风格的一个关键点。

事实上,太极并非总是在慢节奏中进行,有时候也需要迅速响应。战术上,我们要掌握“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的智慧,让意识先行后发。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主要提升的是意识觉悟,以及感官灵敏度。而且,要保持一种顺从的心态,不固执己见,不强硬碰撞,只需自然流转以制胜。

现今社会中的“太极操”更侧重于肌肉力量与腰腿功夫,但缺乏深入探讨的心理层次和精神境界,因此不能称之为真切的 太极拳修炼艺术。我坚信真正好的太極練習應該具备五個特點:首先,是保持動作中的中正與安舒;其次,是維持動作時節奏緩慢與動作變化自然;第三,是使身體運動呈現圓润無瑕的情景;第四,是通過內心力量來引領實際行動,而不是依賴肌肉力量;最後,则是借對方力而勝過對方,這種柔韌克剛的手法讓人难以捉摸,如云端般轻盈无穷,如水波般细腻无边。

總結這些精髓,可以概括為「沉稳活靈畅」——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你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的气质和技术正在悄然提升。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