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贵妃醉酒吴小如的京剧史论探索与演绎

0

在那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里,吴小如1932年随着父母的迁徙步入了北平的生活。他的童年是在私立汇文一小和育英小学度过的,那里的学习氛围让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1935至1936年的育英中学时期,他见证了“一·二九”的历史事件,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文化工作者的心愿。随后,他转学到了天津南开中学,并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家搬进了天津租界,暂停了一段时间的学业。

然而,在1941年毕业于私立工商学院商科会计财政系之后,吴小如决定重新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先后在达文中学、志达中学、圣功女中等校担任教师,再次回到大学,是时候为自己的人生故事续写一页。当战胜日本后的1945年,他再次踏入燕京大学文学院,而不久即离开继续前行。

1946年的清华大学中文系插班生身份,让他与众不同;一年后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肄业,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1951年秋到燕京大学国文系任助教,一直到1952年的全国大专院校合并调整,都没有阻止他的脚步。留在北大中文系任讲师近30年,对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中国小说史、戏曲史、诗歌史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教授学生,还出版多部著作,如《中国小说讲话及》、《古典小说漫稿》和《小说论稿合集》,这些作品都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小说评论和理论著作。

除了文学领域之外,吴小如也涉猎戏曲艺术,对台湾京剧有着深刻理解。他撰写过《台下人语》、《京剧老生流派综说》以及《吴小如戏曲文录》,其中《京剧老生流派综说》曾获北京大学优秀文化著作奖。此外,他对古典诗词也有独到的见解,以《诗词札丛》、《古典诗歌习作与欣赏》、《古典诗文述略》的形式分享给读者。

更值得称赞的是,其它方面作品也不容忽视,《读书拊掌录》中的文章记录下许多宝贵心得体会,《心影萍踪》的散文则以温暖的情感触动人心。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出版的一些综合类作品,如《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吴小如卷》,展现出一种跨越世代知识传承的精神。这一切都证明了吴小如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更是一位深刻洞察中华文化精髓的人才。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