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种内家拳术,其特点在于以内心的意念为主导,通过内在的心意来引领外形的动作。与之相对的是外家拳,这类拳术则是以外形的动作为主,意念则从其后面跟随。
太极拳并非一门依赖强悍力量和猛烈冲击的手段,而是一种以松、圆、活、灵为核心的练习方式,它展现了一种沉稳而不急躁的态度。在它内部在运动规律上,我们可以看到阴阳两者的平衡,即阴助阳,阳助阴,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正是太极拳独有的主要特点。
对于真正掌握太极拳的人来说,我认为杨露禅之后才逐渐形成了现代所理解的太极理论及其练习方法。吴式太极拳中提到的“纯粹用意行”,意味着通过意念来指导每一个动作,使得每一次举手投足都显得自然而然,没有多余力气。太极拳旨在提高皮肤感知能力以及协调体内外部力的活动。如果仅仅为了主动攻击,不顾对方,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极了。
技战术上,真理就在于与对方相融合,与对方同步移动,当你自己练习时,你也需要想象出一个假想敌,并注意到身体内部和外部三者的结合,以及身体周围空间中的三合五会,要能够顺畅地转圈子,有待机待发之势。而这种阴阳相融的情景,是一种圆润流畅的运动形式,它并不追求先发制人,而是在遇到外来的力量时,要像水一样顺其自然地化解过去。这就是区别于其他武术的一大特色——直线前进与曲线变化之间的差异。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指出:作为一种哲学和文化实践,学习和修炼太極必须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并将它们应用于实际行动中,以便更好地掌握这门艺术。
总结起来,最重要的是保持意识先行,用意识去引导你的行动,而不是盲目或无意识地进行。此外,在战斗策略上,我们要学会“彼不动,我也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即始终让自己的意识比对手先一步反应。而最终目标,则是训练我们的感觉敏锐性,让我们能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况,无论何时何处,都能保持一种顺应而不抗拒的心态,从而实现走向敌人的控制策略。
现在社会上有所谓“太極操”的说法,但我认为这更多是注重表面的姿态展示,没有深入探索其中蕴含的心理层次,因此只是表面的模仿,不等同于真正实践中的 太極功夫。反观传统中的 太極功夫,它倾向于培养个人的内心世界,比起简单刻板的地步,更注重发展个人潜能使之达到高峰状态。一句话概括:中正安舒缓慢松静圆润自如柔克刚静制动沉稳活灵畅—-这是我个人对 太極功夫的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