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王世充,字行满,本名支颓耨,是西域胡人,后改姓王。祖父支颓耨年轻时早逝,他的父亲支收因婚配而改姓王,官至汴州长史。王世充自幼聪明好学,对经史兵法有深入研究,在隋文帝开皇年间,因军功被授仪同三司、兵部员外郎。他善于利用法律条文,为非作歹,有时遭反驳便巧言诡辩。
隋炀帝大业年间,被提拔为江都丞兼宫监,因能观察炀帝心意,上表陈事得宠信。知政局将乱,便暗结英雄豪杰,广收买人心,用曲解法律释放犯罪坐牢之人,以显示恩惠。在杨玄感起义时,王世充以生力军击败余杭刘元进、昆山朱燮,并坑杀投降者三万余人。
公元614年,与孟让对峙,其五道营栅战胜孟让的十多万军队。随后被派讨伐小股叛军所部荡平。在突厥围困雁门期间,他痛哭不脱盔甲,以忠诚闻誉。当太仆卿杨义臣杀死盗匪厌次格谦后,他攻打残存队伍并俘虏数万人。
公元617年,瓦岗军李密等攻东都洛阳,他率二万江淮劲卒前往救援,但在河间七里井遇窦建德被害后,被任命继任总指挥。在洛口与李密对阵未分胜负,最终因士兵冻死数万返回河阳,只剩一千余人。他请罪囚禁,又被召回辅政,与六贵共同掌握朝政。
在宇文化及叛乱中,他与段达、卢楚等共同辅佐皇泰主(越王杨侗),但面临着李密重围的情况。此刻他提出笼络李密用国库资财利诱其攻击宇文化及,让两伙叛军相互消耗,然后趁机出手。这一策略得到通过,也是他篡位自立的一部分考量。此前他的家族成员包括祖父支颓耨和父亲支收,以及子侄孙辈等,都没有特别详细记载留下痕迹。但作为一个风云人物,他的家族生活和个人关系并不占据重要地位,而是更多关注他的政治活动和历史影响力。
最终,在公元621年的七月,由于内忧外患以及内部矛盾加剧,最终在独孤修德之手被杀,此事件标志着郑国亡fall了。而对于这位曾经起家做将帅、篡位称帝的人物来说,这也是一段复杂而戏剧性的历史篇章。不过,无论如何评价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故事也是关于权力的游戏,以及那些试图掌握它的人们悲剧性命运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