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王世充以其才智和军事才能,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他的祖父支颓耨在年轻时就去世,他的父亲支收因改嫁而改姓为王。王世充自小便喜欢读经史和兵法,对卜卦算命、天文历法也有研究。他善于运用法律条文徇私作弊,有时候人批驳他,他就巧言诡辩。
隋炀帝大业年间,提拔他为江都丞兼宫监,由此得宠。王世充知道隋朝将会混乱,就暗中结交英雄豪杰,并广泛收买人心。在杨玄感叛乱期间,他暗中支持杨玄感,但后来却背信弃义,将投降的人坑杀三万余人。
公元613年(大业九年),孟让从山东长白山出发侵犯各地州郡,王世充率领部队抵御,以都梁山为据点设置五道营栅。但是,当孟让分兵包围营栅时,王世充趁机出击,大败敌军,将孟让带着几十个人逃走,同时杀死了一万多人俘虏了十多万人。
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突厥在雁门围困炀帝,王世充带领江都全部人马准备赴救,被炀帝认为忠诚,更信任他。在这之后,他被升任江都通守,并多次征战取得胜利,被炀帝赏赐。
然而,在公元617年的七月份,当瓦岗军李密等攻打东都洛阳时,炀帝调全国精兵救援洛阳,其中包括由王世充率领的二万江淮劲卒。尽管他们到达后仍未能立即获胜,但最终帮助稳定了局势。当宇文化及在江都叛乱并杀害炀帝后,不久越王侗被拥立为皇帝,而段达、元文都等六位辅政官员之一就是当时的郑国公——王世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曾经强大的将领最终在李氏统一唐朝的大浪潮中失败了,被独孤修德所杀。这场历史上的风云变幻,是一次又一次的小说般的情节与戏剧性的转折,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是“历史上的朝代歌”回荡,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物与事件,也展现了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与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