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那个年幼的少年,正德遗臣心中既有喜悦又有忧虑。那些佞臣害怕遭受惩罚,而忠诚的臣子则认为这是遇到了明智的君主。然而,在嘉靖帝朱厚熜统治了四十五年的时间里,他只做了两件事:与朝廷中的权贵斗智斗勇,以及沉迷于道教长生之术。
有一次,几个宫女冒着生命危险试图在深夜杀死嘉靖帝,这表明他们对朱厚熜的憎恨程度。在壬寅宫变事件后,尽管这次刺杀未能成功,但它给嘉靖带来了巨大的震惊。这之后,嘉靖皇帝远离了女性,并搬到西苑去专心研究道教。他开始了一段二十多年的时间,不问朝政。
严嵩这个名字今天提起来,就会被人痛斥为奸臣。但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将来会成为那种人物。严嵩之所以成为奸臣,是因为他的儿子严世藩以及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杨继盛。严嵩担任宰相期间,有许多人上书控诉,但最终结果是这些人的言论都被用来加罪于自己,因为嘉靖是一位精明细致的君主,他说了一大堆关于严嵩不利的话语,这显然是在指责自己的行为失误,没有识破这种心理,因此事与愿违。此外,虽然严嵩父子的所作所为触目惊心,但只要不影响到他个人,再加上他了解自己内心想法,对自己服务得很好,所以就把责任推给别人作为替罪羊。而历史上的确如此,一旦奸臣掌握权力,就必定需要昏君坐镇才能支持;而精明睿智的皇帝通常能够将罪责归咎于这些奸臣;反之,如果是一个愚蠢无知的皇帝,那么他们往往会死在奸人的手中。看起来,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嘉靖应该属于前者。
公元1566年,这位一生信奉道教至死、崇尚丹药修炼长生的朱厚熜最终因服用丹药导致毒发而去世,他在位四十五年。在这漫长的一生中,从一个巨大的机遇转折点走向了另一种结局,却也给大明王朝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比起他的堂兄更早一步摧毁了国家命运。大明衰落,其实已经从此刻开始倒计时,只是真正造成这一切灾难的是万历时代,而首先负责的是朱厚熇那一段历史阶段。那时候,大清国称霸世界,而中国已步入末日。
所以,我们可以说,无论是其政治决策还是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价这个名叫“家家干净”的年代到底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