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北戴河往事追踪报告》作者:徐焰 出版:中央文献出版社。那些年,北戴河海滨真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情景。50年代的部长罗瑞卿之女罗点点在《红色家族档案》一书中回忆说,每年七八月份是全家去北戴河的日子,除了我们,许多人家都去……这个季节就成为这些地位相近的家庭之间,一年中最愉快的交际季节。
大家去北戴河都是坐火车,这种交际就从火车上开始。五浴场是中直几个大浴场中最大的,全天开放,但大人们不能像我们成天泡在海里,他们要开会。所以他们在中午前后出现,出现更晚,总是下午三四点才来。” 中央在工作之余,在海边下棋、游泳是重要的娱乐活动。
然而,在我们的记忆里,彭德怀元帅好像从不到北戴河,在我们这些家庭的交际场里,从来没有他的影子,我们能说出北戴河的别墅群里哪一座是谁家住过的,但是没有人回忆得起彭元帅住哪一幢楼。 彭德怀一生保持着清贫作风,又无儿无女,性格也与众不同,不大愿意参加娱乐活动,也不想疗养,这是他总不去北戴 河 的原因。
中央们夏天常去避暑,而夫人们自然也相随,在这里成了相互往来的场所。但个别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嫉妒等心理不平衡现象。这一点,在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当全国解放后,他就长期处于养病状态,有4次到苏联治病。她因做放射性化疗,她身体反应比较大,所以回国后也很少同在一起,而经常单独到南方或偶尔到海滨来游泳却不多,更常是在海边晒太阳。
当时浴场里的女人会游或不会游,都很多,没有人特别注意自己是否难看。但她有一种特殊的心理,一看到其他夫人比自己好,就看不惯。在延安时便表现出强烈的心理,看不得别的女人比自己穿得漂亮,也批评她就是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这些毛病表现在了“文化大革命”那种反常状态下的斗争,便发展成为一种狂,不仅王光美等人遭难,全党和全国人民都深受其害。
自1954年建立了暑期办公制度持续到1965年夏天。那一年夏天国内经济状况大有好转,却气氛沉闷尤其是在提出警惕“中央出修正主义”后,许多干部之间关系变得非常不正常,大多数电影和戏剧因被打上“封、资、修”的标签而被禁,使得海滨剧场显得单调和冷清。在那最后一个夏天,“文化大革命”即将爆发,它预示着一个人的风暴将会来临。而随后的几十年,那些曾经温馨的人物与事件,被历史所淘洗,只剩下一些残留痕迹作为纪念。而这,就是关于中央领导家庭避暑生活的一段曲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