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指点古典梵语时期的神话传说,揭开印度教神话故事的璀璨篇章。婆罗门教继续发展,但佛教势力的兴起,使婆罗门教的势力大减。为了吸收更多民众信仰,婆罗门开始注意与民间流行信仰相结合,并取其所用,后来逐渐变成新婆罗门教,即现在通称的印度教。
印度教仍崇拜多神,但把毗湿奴、湿婆和梵天奉为三大主神,将其分为毗湿奴教、湿婆教和舍格提(即梵天)三大派系,这些派系在印度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往世书共有36部,大往世书18部,小往世书18部,大往世书包括《梵天往世》、《莲花往世》等约40多万颂,小往世书各家说法不一。
这些作品采用史诗式“输洛迦”诗体,用梵语写作,不仅有丰富的神话传说资料,还掺入了宗教、法律、医学、天文、手工艺和科学等方面内容,被视为古代印度百科全书式著作。在现存的大往世書中,与三大神有关各有6部,每个时代都要经历四个迦利时代,共432万年组成一个摩奴时期。
三大主神分别代表创造(梵天)、保护(毗湿奴)和毁灭(湿婆),但每位主神都具备其他两者的职能,有着共同的地位与功能。他们之间的地位交替,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三个核心概念的不同理解和尊重。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神性,如因陀罗、太阳 神火之类,都被视为最高崇拜对象,但具体地位随时间而变化。
这些传说经过千年的演变,最终融入了现代印度文化,是古代知识宝库的一部分,对后来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