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汉十一年春,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大将韩信,在长乐宫被斩。罪名是谋反。之前,他因同样原因被夺爵削封,从统辖两淮一带八十八城的楚王贬为不过拥有几千个农户的淮阴侯。在汉六年十月,尽管前一次谋反虚实难辨,但这一次却是板上钉钉,证据确凿。当时汉高祖刘邦正忙于平定钜鹿太守陈豨的叛乱,朝内空虚。韩信见时机来到,便暗中给陈豨送信,以图里应外合,一举颠覆刘氏王朝。但他未能严格作好保密工作,不料手下人的弟弟怀恨在心,将此事告知了朝廷。鉴于韩信的威名,吕太后不免有些紧张。而忠心耿耿的老丞相萧何则决定诈称前线传来高祖平叛胜利的消息,以便百官进宫朝贺,同时也使得半信半疑的韩信刚入宫即遭捆绑。
二
当天夜晚,在钟室内的一次特事特办之下,一代名将身首异处。这段历史虽有复杂情感,但我们依旧记载下来,因为历史从不吝惜页面进行记录,更何况是一位军事奇才,没有理由不记。此刻,只剩下遗言:“吾悔不用蒯通之言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最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即使建立了盖世功勋的大丈夫,也要死在一位女子之手。
三
司马迁对这些历史人物记述虽然没有做到“不彰美,不隐恶”,但仍然比较客观、公允。他写刘邦既写了他的知人善任、宽宏大量,也写了他的粗鄙言行,无赖嘴脸;而对项羽,则既写他屠城纵火的残暴、刚愎自用的愚昧,也写了他对下属和士兵的仁爱关怀、对敌人的英勇无敌。不过,对于那些后人可能有的批评,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四
对于如今提起这个故事,我们或许会更加深思熟虑地去思考功臣与君主之间那层复杂的情谊,以及他们为了共同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不论是当年的风云变幻还是现在的人际关系,都存在着相似的矛盾和挑战,而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又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