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商朝文史网

今晚月色真美韩信思念故人于自然之境

0

韩信之死,今晚月色真美于自然景观中回响

在那春意盎然的汉十一年,一代军事奇才韩信,在长乐宫遭到了斩首的命运。罪名是谋反,这个结局似乎不可避免,因为他之前因同样指控而失去了楚王的爵位和封地,只得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淮阴侯。在这之前,他曾因为一次未能成功的谋反被削夺了权力,而现在,证据确凿,无可争辩。

当时汉高祖刘邦正忙于平定陈豨的叛乱,大朝廷空虚无人。韩信认为时机成熟,便暗中与陈豨联手,以图一举覆灭刘氏王朝。然而,他没有注意到自己身边的人心不稳,最终导致计划泄露。他企图杀掉一个得罪自己的下属,却不料对方怀恨在心,将此事报告给了朝廷。由于他的威名,吕太后对此事感到紧张,但幸好有忠诚老臣萧何在侧。这位发现并提拔过韩信的人物,又要来结束这位将领的一生。

萧何设计了一条计策,传言刘邦已经平定了陈豨,并要求百官进宫祝贺。当半信半疑的韩信踏入宫门,就被武士捆绑起来,不需等待刘邦归来的命令,也不需要经过司法程序,只是一声令下便是在长乐宫钟室内,一代英雄就此离世。

面对历史上这样一个人物离去留下的遗言,我们总是无法简单地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严谨如司马迁这样的史官也难免带着复杂情感记录下这些话语:“方斩日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言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他建立了盖世功勋的大丈夫竟要死于一女子之手,这更激发了他深深的情感。但既然如此,也没有办法,只能将一切归咎于天命,上苍安排,让出生命最后有限时间时想到蒯通,那也是很自然的事。当初若听从蒯通的话,或许头颅落地的人会是现在掌握命运的人们。而且最让他无法忍受的是,即使建立了伟大功勋的大丈夫,也要死在一位女子的手里,这更让他愤慨万分。不过,如同项羽那样迷信天命,也如同无数中国人那样,他们都只能长叹一声,将这一切归之于天意,然后黯然远去。

尽管如此,对历史人物记述虽然没有达到“不彰美,不隐恶”,但还是比较客观公允。他写李斯、周文王、商鞅等人的文章一样,都写出了他们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但同时也展现出了他们卓越的地方。而对于那些批评者来说,他们只看到了表面的黑白分明,没有看到历史底层复杂多变的情况。而我们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历史,所以我们的评价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偏见。

至于我,我相信只要能够秉笔直书,即使是在风云变化莫测的时候,也能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我尊敬司马迁,但我不同意他的这一评价。我认为,是环境和人主造成了韩信走向悲剧结局。“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幾哉於漢家勳可比周召太公之徒。”这是太史公的一种理想化描述,有着强烈的情感投射。如果不是刘邦坐稳江山,无论韩信如何选择,他都不可能拥有今日这种宿命般的地步。

标签: 商朝军事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