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悲剧:七夕情话在自然之声中回响
汉十一年春,长乐宫内,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韩信遭到斩首。罪名是谋反。在之前,他因同样的指控被夺爵削封,从统治两淮一带八十八城的楚王贬为仅拥有几千农户的淮阴侯。这一切发生在汉六年十月。然而,这次谋反的证据比前一次更加确凿。
当时,汉高祖刘邦正忙于平定钜鹿太守陈豨的叛乱,朝廷空虚无人。韩信见时机成熟,便暗中给陈豨送去密信,计划里应外合,一举覆灭刘氏王朝。然而,此事极其危险,即便是在现在的国家,也可能面临牢狱之灾。而这关乎自己九族安危的大事,却因为保密不力而落入他人手中。一位得罪过他的手下人被杀,使得那人的弟弟怀恨在心,最终向朝廷告发了此事。此举触动了吕太后的警惕,而忠心耿耿的老丞相萧何则决定诈称刘邦已平定叛乱,以便百官进宫朝贺。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刚进宫门就被武士捆绑,被判决斩首于长乐宫钟室。
对于名将离世留下的遗言,我们历史从不吝惜空间进行记录,因为内容已经如此庞博,又何妨再多几行字?尤其是对这样一个军事奇才,没有理由不记载。于是,对这个结局严谨地记述着:“方斩日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言计,是为儿女子所诈,不亦天乎!’”
在生命最后有限时间里想到蒯通,那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当初若听从蒯通的话,以他的实力,或许头颅落地的是现在发号施令的人了。他无法接受的是,在建立盖世功勋的大丈夫竟要死于一位女子之手,这更让他恨如云山千叠。不过,当一切都已经不可挽回时,又有什么法子呢?
思绪转变,如同他生涯中的那位唯一对手项羽一样,以及迷信天命的一般中国人,他长叹一声,将这无法接受的一切归咎于天意,上路而去……
司马迁对这些人物记述虽然没有做到完全“不彰美,不隐恶”,还是比较客观、公允。他既写出了刘邦知人善任、宽宏大量也写出了他的粗鄙言行,无赖嘴脸;又写出项羽屠城纵火残暴、愚昧,同时也写出了他对下属和士兵仁爱关怀、英勇无敌。
后来有人就在霸王祠题联说:“司马迁本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意思是不相信史官没有曲解英雄。那意思就是说,他在写项羽时有歪曲英雄嫌疑。但谁能叫你老早就那么要求高标准嘛!
回到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所占篇幅仅次于书中关于刘邦和项羽的人物,是司马迁重点记述的人物。在文章中,用浓墨重彩描绘了韩信的赫赫武功,而对他功成名就直至谋反被杀,则只是泛泛而过三两句收尾,从这里可以看出太史公对韩 信 的欣赏之情。
或有人言,在风云年代有大事可记当然要重点记述,但天下已定时无大事可记,所以简单、平淡。但这是错觉。不然,如果只站在正统立场,将注意力放在其谋反的事情上,就很容易篡改或者掩盖真相那样的话,韓 信 就会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而正是这样的秉笔直书,让一个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人才才能栩栩然活在后来的精神世界里。
最后照例,一段以“太史公日”开头的话总结人物评价如下:“假令韓 信 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幾哉於漢家勳可比周召 太 公 之徒。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叛逆夷滅宗族 不亦宜乎!”我爱太史公,但對這個評價却無法認同。我認為韓 信 最後走上謀反道路主要是劉邦及當時環境造成 的。如果不是劉邦坐稳江山,无论韓 信 反与不反,他都不會走上这一步。
二
中国歷史上的功臣與君主關係是一個難以割捨且難以理喻的事項。在江山代易打拼時刻間,功臣與君主彼此互相依賴支持、彼此融洽合作愉快,因為他們共同追求一個目標共享利益,只需讓彼此各自獲得「唐僧肉」的份量即可。然而,一旦江山已定「唐僧肉」到了口邊,那些曾經共同奮鬥過但現在卻成為競爭對象的情感矛盾逐漸浮現並加劇著時間推移。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