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便有了谥号制度,这一传统自西周时期就已然开始。谥号的功能不仅是对个人的生平进行总结,还涉及好与坏的评价。在唐朝,随着大臣们对于皇帝丰功伟绩的赞誉愈发深入,他们认为三言两语已经无法完全概括皇帝的一生,因此谥号逐渐变得越来越长。比如李世民,即唐代宗,其谥号为“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确实显得格外冗长。到了清朝时期,某些情况下甚至出现了十几个字以内的谥号名称。
为了简化称呼,便发展出了庙号这一概念。庙号指的是在太庙中供奉的家族成员名字,它通常用于指代一个王朝中的开国之君,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而太宗庙号则多指继承者,如唐代宗李世民。在朱棣继位后,他原本打算将自己的庙號定为明太宗,以体现其顺位继承者的身份,但他很快又更改了洪武三十一年的年份为洪武三十五年,并废除了建文年號,以此来强调自己作为明朝第二位皇帝的地位。
然而,历史往往充满变数,百年之后的人们竟然将他的庙號从太宗改成了成祖。大名鼎鼎的明世宗嘉靖皇帝,也许大家并不陌生,他是一个著名的炼丹爱好者。当时由于明武宗朱厚照无子嗣,嘉靖才得以以藩王身份进京继承了皇位。他本应尊重前任明孝宗为父亲,而过继给他成为兴献王。但嘉靖不同意让他的生父兴献王进入太庙,只愿意让他成为祧庙中的第七人依次升至祧墓。此举违背了昭穆始祖居中左昭右穆排列法则后来的调整规则,使得7人依次升至祧墓,而非按照序列放置。
面对这样的局面,嘉靖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提拔兴献王到太庙,同时通过“尊升”(即提升先前的曾祖级别)的手段,将朱棣提升至不朽地位,就像开创者朱元璋一样,让他的父亲能进入到最尊贵的地位,而自己血脉上的曾祖也不会被降低位置,从而既实现了解决问题,又维护了一定的家谱秩序。这一策略虽然有些复杂,却巧妙地解决了当下的矛盾,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