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制简介:明朝内阁的特点是什么?明朝内阁是如何运行的?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权力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不固定,一人至七人不等,多自称“阁部”。起初,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但到明仁宗、宣宗时期,其地位日益受尊崇。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阁的权力不断增大。在夏言、严嵩等人的执掌下,其地位达到宰相之列,可压制六部。但尽管首席大学士拥有票拟权,但必须依赖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职权如丞相,却需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与冯保。
明朝内阁制有哪些特点?
一、形成时期长且始终未取得法定的地位
从永乐开始,每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予大政于内阁,但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也不愿分享皇权给予阁臣。因此,内阁进展缓慢,不曾成为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二、矛盾重重又屈服于皇权
除了封还诏旨和辞职外,还有许多反映为政治上的失败和短暂存在。虽然有严嵩和张居正这样的显赫人物,他们也只是在皇帝静摄时才临时代理皇权。大多数普通的学者出身入仕的人,对政治缺乏经验,更难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三、受司礼监影响深刻但不得不走其路
在中央系统中,内阁拥有票拟权限,而司礼监则拥有批朱权限,是两个互相对立却又需要合作的小体系。但由于双方的地位特殊性,使得他们之间无法真正协调,而只能争夺更多的力量。当皇帝宠信司礼监时,它们会获得绝对优势;否则,则会出现像严嵩或张居正这样的人物。
综观来看,在整个明代里,无论是为了抗衡宦官干政还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都无法摆脱被司礼监控制的地步。这导致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宦官干预国家事务变得更加频繁和危险。
四、与六部经常发生矛盾冲突
早期丞相直接管理六部并统领其决策过程。不过,当六部提升品秩并独立于丞相之外后,它们直接向皇帝负责,并享有一定完整性的职能。此后,不同时间段下,以不同的方式,由于内部结构变动或其他因素,这种竞争关系一直持续发展着,从而使得清晰界限难以划分。此外,由于现代研究者对于历史事件仍然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我们不能排除可能存在更多关于这一问题领域的问题待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