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制简介:明朝内阁的特点及成因是什么?
明朝内阁是从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这一制度在明朝的行政中枢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初,内阁辅臣的人数不固定,一般为一人至七人不等,他们主要负责出外办事,并自称“阁部”。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阁大学士的地位日益提升,从顾问身份逐渐发展成为真正的宰相。
明朝内阁制有什么特点?首先,它们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也就是说,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尽管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但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因此,内阁进展缓慢且未能成为中央一级正式机构。
其次,明代内部权力关系复杂,有着与皇权矛盾重重的问题。虽然有严嵩和张居正这样的显赫人物,但他们通常是在皇帝静摄之时才能够暂时执掌大权。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由于基本上都是文学侍从之臣出身、缺乏实际政治经验和民间疾苦了解,对政策难以提出切实可行措施,而这又使得这些辅臣无法长期稳定地施展抱负。
再者,与六部之间也存在互争雄长的情况。在早期六部隶属于丞相之后,在撤去中书省并提高六部品秩后,它们直接对皇帝负责并拥有完整职权,而且位置位于更高层级。但随着内阁品位提升以及获得票拟权,使得在不同的时间和程度上,六部部分职责被侵占。不过,由于它们并不具备像中书省那样完整的地位,其影响力一直有限。
综观而言,尽管有过一些尝试,如成化年间由於內閣坚持导致西廠一度被撤销,但是总体来说,內閣對於宦官干政仍然处于劣势,更常见的是受司礼监控制。而这一状况进一步加剧了宦官对国家治理中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一种以宦官为主导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严嵩还是张居正,都不得不走司礼监路子,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地位,这无疑增强了他们与司礼监之间紧密联系的事实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