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力图实现大一统的朝代,其初衷总是希望四方各国归顺。明朝也不例外,当朱元璋即位之初,他便派遣使者携带国书前往日本,传达两个明确的信息:首先,邀请日本来朝贡;其次,对日本要求解决那些扰乱明朝边境的倭寇问题。然而,一份送往日本的国书遭到了冷遇。在那份国书抵达后,不仅没有获得预期中的朝贡反而导致了使者的生命被无情地剪短。面对这样的羞辱,朱元璋愤怒至极,他宣称将会出兵,以征服这片岛屿。
针对朱元璋的战争威胁,怀良亲王作为日本摄政者,以坚定且平和的手段回击。这封回信既不卑也不亢,它表面上给予了“天朝”所需的一丝尊重,但实际上却透露出一种强硬且坚定的态度。这小小的一个国家,为何敢于冒犯如此雄大的中华帝国?这一切都与两场历史性的变迁紧密相连——南宋灭亡以及日本抗击蒙古。
在南宋时期之前,中国曾是日本心目中的榜样,而当南宋最终覆灭时,那里的居民举行了全国性的哀悼仪式,这说明他们对于华夏文明的情感深厚。而随着蒙古建立起自己的帝国,并试图通过军事力量征服世界时,即便忽必烈发动两次海上的攻击,也因台风而失败。在这之后,由于成功抗击蒙古入侵,日本自信增强,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有能力战胜任何来自大陆的挑战。
尽管百年后的汉人复兴并建立起新王朝,但在当时看来,这个新的皇权已经失去了以前那个被尊崇为正统继承者的地位。在朱元璋眼中,只能看到一个不守法治、民众造反的小丑。但是,在他的视角之外,有些人认为他们比这个新兴王朝更有资格继承伟大的中华文明的大旗。大明与 日本之间剑拔弩张,而战争似乎只差一步就要爆发。但当面对朱元璋不断逼近的时候,、日本领导层依然保持着坚定的立场。
除了前述原因,还有一点让他们能够撑得住这一考验:他们相信,大明帝国虽然强大,但从未展示过征服海洋岛屿国家的地缘政治实力,因此也缺乏关于海战胜利经验。此刻,他们手握着整个国家的大半江山,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领土。因此,这位掌控着全局的人物认为,即便中国拥有远超己出的力量,也决不会做到什么蒙古远征军都做不到的事—就是说,大明皇帝不可能真的出兵。
果然如他们所料,大明皇帝只是说了很多,没有真正采取行动。他始终犹豫不决,不敢轻举妄动。不知他是否害怕遭受类似神风暴雨般的心灵打击,或许他选择了一种韬光养晦之策,从而避免直接冲突。最后,在留给世人的遗嘱中—丹书铁券—里,对待这些称呼我为“天子”,自称为臣下的“非征之国”进行了规定,看起来仿佛他宽恕了一切过去发生的事情—既然你叫我‘天子’,我也就这样接受你的礼貌;既然你自称臣子,我也就此饶恕你杀我的使者的事情。不过这种宽容更多体现的是无奈,因为我并不再追究你的责任。大 明时代,最终呈现出一种均势状态,即便大清国力的巨大优势仍旧无法改变双方间互相戒备的心理状态。